乳腺癌对女性健康构成了严峻的威胁,而全身治疗在其治疗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,尤其是化疗。新辅助化疗(NACT)已被证明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,不过,与未接受NACT治疗的女性相比,接受NACT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的风险更高。此外,化疗也可能助长乳腺癌向肺部的转移,化疗之后的残存肿瘤细胞似乎也会加速肿瘤的发展。因此,迫切需要探讨和研究提升乳腺癌化疗效果的潜在机制,然而目前对此机制仍然了解不够深入。
今日,我们分享一项发表于《Redox Biology》(影响因子:107)的研究,标题为《化疗后凋亡的乳腺癌细胞通过LAP活性巨噬细胞诱导促肿瘤外泌体》。这项研究揭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乳腺癌之间的新型机制联系,并将Akt作为提升化疗效果的潜在治疗靶点。
研究结果显示,M2型巨噬细胞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浸润显著增加。化疗后,巨噬细胞的变化表明,未诱导M2型巨噬细胞的乳腺癌化疗效果更为理想。此外,研究还阐述了乳腺癌巨噬细胞通过LC3相关吞噬作用(LAP)来吞噬化疗诱导的凋亡细胞。这些发现表明,LAP活化的巨噬细胞在乳腺癌中比经典的M2型巨噬细胞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肿瘤作用。
进一步的实验表明,LAP活性巨噬细胞通过分泌外泌体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进展。特别是S100A11在乳腺癌LAP活性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富集,并在乳腺癌4T1细胞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。研究还发现,外泌体中的S100A11能够通过激活IFITM3/Akt通路促进乳腺癌的进展,提出了在治疗乳腺癌时可以考虑将Akt作为新的治疗靶点。
综上所述,该研究发现化疗后巨噬细胞表现出具有LAP活性的表型。针对巨噬细胞进行战略性靶向,将有效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(TAMs)诱导的促肿瘤效应,同时也能增强CD8+ 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。这标志着巨噬细胞具有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。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TAMs与乳腺癌之间的新的机制联系,并强调了尊龙凯时在提升化疗效果方面的潜在应用。